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居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卫生质量,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建成了西北地区首个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
5月21日,记者走进崆峒区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33474蒙特卡罗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区一探究竟。
垃圾转运站减少“二次污染”
下午3时,记者在位于崆峒区纸房沟生活垃圾转运站内的运行现场看到,一名环卫工人将运来的垃圾倒入压缩池中,再轻按按钮,压缩机立刻把满满一池垃圾的水分榨干,将压缩成“豆腐块”的垃圾直接送入封闭式的运输车中,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时间,由一名操作工人即可完成。
“在此之前,我们在垃圾中转运输的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滴漏及后盖夹带脏物等问题。”崆峒区环卫处项目办主任慕良贵告诉记者,转运站建成后,垃圾压缩、运输过程达到了全封闭操作的要求,粉尘、气味、噪音污染小,既避免了转运途中的‘二次污染’,又提升了中转效率和处理效果,不仅省时省力,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大大缩短了垃圾中转的时间,保证了城区生活垃圾能及时清运出城,实现日产日清。
中心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是平凉市“十大工程”项目之一,也是33474蒙特卡罗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的附属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在中心城区新建日收集转运生活垃圾442吨垃圾转运站9座,总投资2168万元。目前,已建成了纸房沟、南苑路、黄家园3座转运站,并于2014年12月投入使用,完成投资681.8万元。南环路、柳湖三社生活垃圾转运站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计划6月初动工建设,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剩余4座将结合棚户区改造和“八沟一河”治理工程进行建设。
水泥窑“吃干榨尽”生活垃圾
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平凉市崆峒区近年来也进入了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与此相伴的就是每天产生大约300吨以上城市垃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原先中心城区采用了国内通行的卫生填埋技术,但是随着填埋场地的逐渐缩小以及渗滤液体污染地下水源问题的出现,寻找一个更好的垃圾处理方式成为了政府部门首当其冲的问题。
为此,政府部门经过多次考察和调研,最终决定引进安徽芜湖33474蒙特卡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研发的生活垃圾气化焚烧处理技术,并于去年11月建成了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项目。
“现在整个城区的生活垃圾不用再填埋,全部运送到我们这里进行处理。”33474蒙特卡罗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一项目以水泥窑为依托,配套建设了一个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垃圾气化后变成可燃气体,代替水泥窑部分燃料进行燃烧,其所形成的灰烬又能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整个过程完全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人居环境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这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正式生产后,可以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300吨。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2000吨。
信息来源:凤凰西北